巴西演奏奏鸣曲《雨林外交》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当全球气候变化管理者抵达巴西通往亚马逊的门户贝伦时,潮湿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雨林的气味,还弥漫着浓郁的巴西“内部气候外交”氛围。作为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的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特意决定将联邦首都暂时迁往这座紧邻赤道的河港城市。其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项“用实际行动说话”的外交规定,目的是让国际社会呼吸“地球之肺”,打破全球对话僵局。巴西将气候问题置于国家战略核心的道路并不平坦。这背后是“负教学垫”的曲折之路就在几年前,巴西因亚马逊雨林砍伐迅速加剧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巴西历届政府实行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和亲发展政策,将亚马逊雨林视为可以快速货币化的经济资源。这种“气候怀疑主义”态度导致亚马逊地区环境监管的弱化,2019年森林砍伐面积猛增29%。结果,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巴西受到了一系列极端高温、强烈飓风、北部干旱、南部洪水和其他气象现象的影响。仅在2024年,巴西亚马逊地区就发生了超过13万起火灾,浓烟笼罩了圣保罗的天空,导致巴西南部的稻米产量减少至700万吨。,重创农业经济。东北沿海地区面临干旱、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挑战,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现实警告巴西,如果忽视气候变化的代价,其经济发展将像沙堡一样脆弱。与此同时,全球气候治理也面临挫折。本届美国政府再次退出《巴黎协定》,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引发贸易紧张,发达国家未能兑现数十亿美元的气候融资承诺,竞争的地缘政治正在进一步缩小多边合作的范围。南北在气候融资、技术转让、责任分担等关键问题上分歧持续加深,谈判进程屡屡陷入停滞。面对内外部挑战,卢拉推出三管齐下“雨林外交”战略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帮助巴西重返国际舞台中央。第一步是将气候治理提升到国家战略的中心。上任第一天,卢拉立即重启亚马逊基金,注入104亿雷亚尔(巴西货币,1雷亚尔约合0.19美元),以表明其行动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本届巴西政府已将气候目标深度融入国家发展规划。巴西2024年推出的新工业计划将绿色转型置于再工业化的中心,通过信贷和补贴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和生物能源的发展。同年8月,国家能源转型政策获得批准,巴西首次建立系统的能源转型框架,加速能源转型转变。该行业已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目前,这些行动已取得成效,为巴西气候外交注入了信心。根据《2025年国家能源平衡报告》,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巴西电力结构的88.2%,生物燃料、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将持续增加。 2024年11月13日,巴西将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上正式发表题为《巴西的国家自主贡献:国家贡献与变革决心》的报告,提出“2035年比2005年减少59%至67%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一家专门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亚马逊地区森林砍伐面积比上年减少11.08%,创下11年来的最低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 z巴西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部长玛丽娜·席尔瓦表示:“到2030年,将减少森林砍伐。第二个层次是团结全球南方,推动成立热带森林欧佩克。在以往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因力量分散而难以形成合力。针对这一问题,巴西主动与印度尼西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共同举办了首届G3气候峰会。这三个国家拥有全球52%的森林资源。”雨林欧佩克联合基金会可以努力获得森林碳吸收、气候调节和其他生态服务的集体谈判权,正如一位巴西外交官所说:“如果世界愿意为石油买单,为什么不愿意投资维持生命的森林呢?”这一举措将大大加强全球南方在金融和技术转让问题上的谈判影响力。成为巴西气候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不仅是巴西大豆和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也是清洁能源技术的全球领先者。目前,中巴高层协调合作委员会框架下设立的环境与气候变化分委会为两国战略合作提供了制度化平台。巴西“新巴西产业计划”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业与中国产业优势互补。两国合作已从传统贸易发展到“生态资源、绿色技术”的深度协作,有望成为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典范伙伴。中方也将从中巴命运共同体角度出发,支持巴西与各方合作共同推动COP30取得圆满成功。期间,COP30“中国角”举办多场边会,发布《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5》信息,与利益相关方分享中国绿色转型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第三步,搭建新的合作平台,打破谈判僵局。面对陷入融资纠纷的原有谈判框架,巴西选择另辟蹊径,发起并加入了多议题联盟。例如,印度与美国共同组建“全球生物燃料联盟”,加入“全球海上风能联盟”,并与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国家成立“全球清洁能源联盟”,致力于克服能源转型的资金和技术障碍。在本届COP30上,巴西还推动创建“碳社会”。开放联盟 of 排放交易市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全球碳市场,将气候行动转化为经济机会。巴西还启动了“多级治理加速解决方案计划”,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8年将100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计划纳入多层次治理结构,到2030年扩大到120个国家。巴西和德国将共同担任“远大志向多层次伙伴关系联盟”的首届联合主席。该联盟目前得到 77 个国家和欧盟的支持,表明全球对多层次气候治理的承诺不断增强。当然,巴西成为“气候调节者”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国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是啊亚马逊基金的规模和真实的有差距雨林保护的需要以及发达国家承诺的气候变化资金的全面落实都被推迟。然而,从中国的环境转型到巴西的“雨林外交”,南方国家正在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他们不仅是气候危机的受害者,也是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仍然面临严峻减排压力和财政困难的南方国家并没有保持沉默。相反,两国继续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加强南南合作和绿色技术共同创新,继续倡导公平的共同治理。这条道路可能很困难,但它将为停滞不前的全球气候治理注入至关重要的韧性、雄心和希望。这种探索不仅关系到我们自己的命运,而且为超越我们的差异、建立韧性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了人类共同的气候未来。 (作者:项崇云,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富忠明)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