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信托设立数量超千家 9月非标信托交易量增价回落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9月份非标信托市场交易量与价格出现较大差异。龙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发布的《9月份资管信托市场统计分析报告》显示,9月份非标信托产品设立市场明显回暖,数量和规模均呈现增长趋势。与此同时,产品预期平均业绩逐月下降。报告认为,9月份正式生效的信托预登记新规要求将未达标产品纳入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标准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体预期平均收益率。转动。报告中不完全统计,9月份披露的非标信托数量为1138只,环比增长7.64%。公布的公司规模为546亿元,环比增长22.65%。报告称,规模的强劲增长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因素,部分产品集中在季度末。从投资领域来看,基础产业和非典型金融继续是绝对主角,占比超过90%。其中基础产业规模最大,达到300亿元,环比增长18.55%。报告分析,首先,在季末考核压力下,信托公司加快项目执行,全面致力于业绩目标,部分项目集中在季末。二是地方债进一步鼓励,全球风险预测政府和信托公司治理改善,资金回流,信托公司承接各类履约保障项目。最后,在市场利率较低的背景下,基建项目收入保持相对稳定,政策交叉推动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带动产业核心信托的增长。此外,9月份非标金融产品规模达206.56亿元,环比增长48.95%。报告认为,这主要是受到汇款业务信贷资产收入的影响。 9月份是第三季度末,也是监管评估的关键时期。为调整信贷规模、盘活存量资产,银行应采取措施通过信托渠道转让信贷资产收益权。我们正在加强我们的努力。非标信托已成为开展此类业务的重要手段。尼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但9月份非标信托收入前景疲软。报告数据显示,当月产品平均预期业绩为5.03%,较上月下降0.13个百分点。平均剩余到期年数1.93年,比上月增加0.03年。报告描述了预期回报下降的三个原因。首先,新的信托预登记规定实际上要求资产管理信托投资于投资组合,而不是投资于向单一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业务。信托公司销售“非标准产品+标准产品”或“非标准产品+非标准产品”组合产品,其中标准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整体平均预期收益率。其次,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三季度例行会议明确继续引导渐进式宽松,通过必要降准、延长超额MLF等操作保持流动性充裕,社会和财政成本逼近历史低点。作为信用改善工具,非标信托收益率与总体利率环境同步调整。 “资产荒”背景下,优质创收资产供给减少,收入空间更加受限。第三,核心产业信托仍跑赢非标信托,但收益持续下滑。城市投资平台融资转向标准化债券,高收益政府信托项目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非传统金融信托占比上升,消费贷等收益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广泛普及,也降低了信托产品的收益率。e 总体平均产量。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指出:股市信息由媒体和机构合作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